查看原文
其他

坎普小窥:从同志群体、女性主义与变装皇后到多元文化

北京同志中心 北同文化 2019-08-16

2019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晚宴(Met Gala)让“坎普”一词一跃成为媒体热点,本次Gala主题的灵感来源于坎普风格理论奠基之作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于1964年所著的《坎普札记(Notes on Camp)》。实际上,坎普从1960年代起就已经从小众的舞台走到聚光灯下,在无数的明星、媒体等推动下成为时尚无法忽视的一隅。从1974年Cher的透视裙到去年Rihanna的教皇裙,坎普从未缺席Met Gala,直至正式成为主题。虽说今年Gala依旧群魔乱舞、偏题无数,但多位设计师与明星向我们展示的不俗的品味与设计以及设计背后的初衷与内涵,让坎普在主流媒体话语中展现了其作为少数群体文化代表的魅力。


左: Cher in/with Bob Mackie;右:Rihannain Martin Margiela

图源:Vanity Fair


仅用言语无法尽善尽美表述坎普风格。坎普作为一种审美的感受力,是“人造的,充满激情的,严肃的”,其本质是“对非自然之物、对艺术技巧和夸张造作的热爱”,是“张扬、华丽、奢侈与戏剧性”。重形式、表达与技巧,忽视设计本身甚至美感,通过夸张、戏剧化的方式展现设计师与人物的情感诉求。尽管坎普起源可以追溯至17/18世纪之交,甚至回溯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基本具备现在的含义大约可以追溯至19/20世纪初期英国同志群体广泛使用的俚语。而现在,“坎普”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少数群体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流行文化,挑战了艺术史和时尚史中传统审美观念。

 



1.坎普与同志解放运动


坎普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无法与同志群体割舍。坎普所代表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反叛与夸张的艺术表现,成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代表,并且被同志群体的审美所认同与推崇。同志群体的审美与讽刺能力使其引领坎普风格的先锋者、创造坎普时尚的主体与欣赏坎普作品的目标受众。由于坎普戏剧化的表达方式,其能够生动形象地代表同志群体的生活方式而成为其影射。尽管桑塔格认为坎普是无关政治的,但由于艺术以及创造其群体的特殊性,坎普在后期的发展中也具有了政治内涵。在这一方面,David Bergman则认为没有任何风格能够如坎普一般表现性别政治或表达性别政治行为。


六十年代,同志运动刚刚兴起,到八十年代中的二十多年间,同志群体为反抗对于弱势群体的迫害自发组织了一系列游行等运动,例如1969年爆发的石墙暴动。人们不再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利用其他形式,例如时装、音乐、电视剧与电影等外在媒介来表达自我认同与情感。同志群体旺盛的表达欲与讽刺欲使得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对过去艳俗文化的反讽和抵制。坎普,作为反抗最夸张方式,从地下、酒吧与俱乐部文化中脱颖而出,被同志群体用来反抗保守主义与道德批判,并且作为自身的庇护,在这样的意义下,坎普更多的具有了政治意义,成为发声的重要方式。


左:Harry Styles in Gucci;右:EzraMiller in Burberry

图源:Eonline


而另一方面,同志群体中还有另一部分并不关注自身与社会矛盾的人群,他们拒绝严肃、拒绝激进的政治或道德立场,反对用艺术过多涉及政治,而是注重单纯的艺术表达与艺术鉴赏。在这一层面上,坎普作为抽象化的艺术表达,恰好充当了调剂的角色,提倡享乐与游戏人生。坎普在此发展出另一分枝。

尽管同志人群是坎普的先锋,坎普并非仅仅局限于该群体。

 



2.坎普与女性主义


自桑塔格的《坎普札记》问世后及酷儿理论发展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坎普的诠释与理解基本上仅仅局限于同志人群,尤其是同性恋男性群体中。Pamela Robertson在其著Guilty Pleasures: Feminist Camp from Mae West to Madonna一书中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在从同性恋男性与女性文化的单向传递中,女性形象被主要用作为坎普感受力的客体,而非坎普的创造者与观众。


但既然对于同志群体来说,身着更具“女性化”的服装可以是坎普,那么作为女性群体,同样可以利用坎普进行表达。好莱坞鼎盛时代具有坎普风格的女性演员,如梅·韦斯特《1933年淘金女郎》、琼·克劳馥《荒漠怪客》与贝蒂·戴维斯《兰闺惊变》,到后期的Cher、Madonna等,也能够通过坎普的形式来夸张模仿刻板的女性印象,如脆弱、易被感动和忧郁,或者建立新的女性形象,以反抗当时环境下女性相对于男性的低地位以及性别歧视,去削弱先入之见的可靠性。而在此意义上,坎普相较于同志群体来说对于女性群体更具有女性主义与政治含义。


左:Tracee Ellis Ross in Moschino;右:JanelleMonae in Christian Siriano

图源:InStyle




3.坎普与变装皇后(Drag Queen)


今年的Gala一幕亮色是Lena Waithe(《头号玩家》)身穿背后印有“Black Drag Queen Invented Camp”的蓝色条纹西装。TA想确保大众对于黑人变装皇后为坎普所作贡献的认可,并同时致敬如RuPaul等推广坎普文化的先驱。1969年石墙暴动中,变装皇后们扮演了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角色。皇后们作为表演者,能够自由地表达对于身份认同、性别、种族与阶级的观点,皇后们精致而夸张的妆容、姿势与表演也是对于坎普风格的最全面的诠释。


今年参加Gala的小主们除了RuPaul之外还有Aquaria以及Violet Chachki(尽管私心认为最能够代表坎普风格的小主是Sasha Velour),但是小主们的表现差强人意,Mama Ru并没有drag,而Aquaria与紫薇的服装不仅无聊而且没有切题,所以十分令人失望。想要了解皇后们是如何诠释坎普风格的,可以观看《鲁保罗变装皇后秀》。


图源:Bustle

 



4.坎普与多元主义


在桑塔格的札记中,她认为“作为一种对人的趣味,坎普尤其对那些十分纤弱以及极度夸张的人物感兴趣”,并重点强调了性别之间的可转换性,包括但不限于“男性化的女子”以及“女性化的男子”,甚至雌雄同体,例如,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Billy Porter以及Gala上Michael Urie均身着的Christian Siriano的设计都是特意模糊性别概念的服装。


左:Billy Porter;右:MichaelUrie both in Christian Siriano

图源:HuffPost

 

到现在,被敬称为坎普他妈的Lady Gaga将坎普继续发扬光大,Gaga在Gala上4套服装3次reveal惊艳全场,被戏谑为Met Gaga。一代又一代坎普艺术家们将坎普文化传承下去。尽管身处时尚圈,花无百日红(one day you are in, and the nextday you are out),但这些艺术、时尚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一面巨大的镜子,它们能够代表艺术家们所表达的理念来反映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的精神。而桑塔格在《坎普札记》结尾处也感叹坎普的真正精神:这简直太烂了,所以它也太赞了!


图源:Time




参考文献:

SusanSontag: Notes on Camp

DavidBergman: Camp Grounds: Style and Homosexuality

Chi Luu: TheUnspeakable Linguistics of Camp

PamelaRobertson: Guilty Pleasures: Feminist Camp from Mae Westto Madonna

MoeMeyer: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Camp

坎普风-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坎普风




作者:yarvey

TA的文章:

同志行为“违背自然”的谬误在哪里?

你为什么会恐同?

请回答,同运2018



编辑:里脊



【文章精选】

谈谈出柜二三事丨5月14日出柜小组招募

奥兰多:一个“双性同体”的典范

当男男生子成为可能

最弯的合唱练习生(文末有福利)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